守望相助 与子同袍
附属医院是有召必应学校服务地方排头兵
广东医科大学多所直属附属医院
先后集结多名精兵强将
火速投入湛江、东莞、使命必达上海三地
抗疫一线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4月4日,有召必应k频道在线观看网址最新雷州市在外省通报的使命必达一起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密接者排查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疫情发生后,有召必应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紧急派出33名医护人员赴雷州开展核酸采样和检测支援工作。使命必达
随着夏日临近,有召必应气温开始逐渐升高,使命必达中午温度高达30℃,有召必应密不透气的使命必达防护服和N95口罩仿佛给身体加上了一道又一道的束缚。虽然很热,有召必应但看着村民们也是使命必达k频道在线观看网址最新冒着大太阳排着长队等着采样,采集核酸的有召必应队员们冒汗坚守岗位,为的使命必达是严防死守控制好疫情,坚决将病毒拦截。有召必应
五天内附属医院支援雷州核酸采样组共计采集核酸检测样本34656人次。
与她们一起支援雷州的还有5名检验人员。“为了不耽误检测时间,我们好几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拧管拧出茧来也已经习以为常。”支援雷州核酸检测组组长刘雨晴说道。
在湛江市区通宵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同时,上海疫情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医院积极响应省主管部门号召,选派了2名病原生物学博士,组成最强战疫尖兵队伍,4月3日上午8时迅速启程,加入广东省湛江市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紧急驰援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勇赴一线,飞“粤”千里守“沪”群众。
“我是党员我先上!”
检验医学中心董兵博士第一时间报名。他说,身为共产党员,在国家需要、同胞有难的时候,就是应该挺身而出。
“虽然危险,
必须前行”
27岁的郭瑞琪博士是该院检验医学中心最年轻的医学博士,充满了斗志昂扬的青春力量。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月5日凌晨2时40分,广东医附属第二医院接到上级开展核酸检测的指示后迅速响应,3时20分顺利集结第一批次32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应急队,连夜赶往雷州开展核酸检测,随后第二批次也集结完毕。
这支队伍人员来自全院各科室,不仅有带头作战的护士长,也有经验丰富的“援鄂战士”,还有2021年参与吴川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队员,均有较为丰富的抗疫工作经验,她们都怀揣着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在星夜集结共同奔赴一线。
4月8日中午1时,医院根据上级指示,迅速派出第二批核酸采样应急队20人,携带有关物资到雷州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检验医学科PCR实验室灯火通明,24小时连续检测不间断,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轮流倒班,每一位检验人员都在马不停蹄地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为湛江市民获得及时而准确的核酸检测报告而埋首于幕后。
在上海,我们同样也能看到守“沪”者们的身影。4月3日凌晨,在接到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后,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快速度派遣两名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钟毓琼、辛峥坤加入广东省湛江市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启程驰援上海核酸检测工作。
检验医学科副主任钟毓琼担任广东省湛江市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队长,带领广东省湛江市核酸检测队16人于当天晚上9点30分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便立即投入核酸检测工作。
“作为广东省湛江市核酸检测队队长,我更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核酸检测工作中彰显广东医附二院的应急能力和检测速度。”钟毓琼说道。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自2月24日以来,广东医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承担起了核酸采样、医疗救治等防控工作,包括高速路口防疫检查站核酸采样工作、学校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抽测工作、隔离酒店驻守工作、疫苗接种工作等。此外还作为全市中高风险区急危重症病人定点收治医院,承担区域救治任务。
2月25日至4月9日,医院共承接了45次核酸采样任务,派出3377人次,完成核酸采集量约为330万余人次。
参与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及大朗、虎门、松山湖、中堂等地的医疗救治工作以及本地封控、管控区居民的日常医疗救治工作,派出医护人员100余人。
工作人员在整理核酸样本
夜雨中前往行动不便的居民家采集核酸
有召必应,使命必达
从晨曦微露到星月交辉
从湛江、东莞、上海乃至全国各地
广东医人以实际行动
践行和坚守医者仁心
尽显责任担当
以生命赴使命
在为群众倾情服务中
充分展示了
专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大学精神
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东医人点赞!
资料来源/各直属附院
编辑/郭芷欣
责编/周圆
复核/吴志华 王丽君
审发/冯锦山
期待您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顶: 533踩: 3165
评论专区